天津新闻: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津沽大地的生动实践

发布时间:2022-04-25

天津新闻: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津沽大地的生动实践







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市委开展“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以务实行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诚担当、攻坚克难,奋力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津沽大地上生动实践,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天津,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五年来,天津率先践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紧盯污染减排抓落实,先后实施清新空气行动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分季节实施春季扬尘、夏季臭氧和秋冬季综合攻坚。几年来,天津舍“散乱污”企业2.2万家,同时全力破解“钢铁围城”,7家钢铁企业中关停退出3家,保留4家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治理。目前,4家钢铁企业单日污染物排放总量,已从2018年的51吨下降到12吨以下,减排幅度达到了76%。久久为功、多措并举,五年来天津空气质量逐年改善,特别是2021-2022年秋冬季,更是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天津市的电力、钢铁、燃煤锅炉等一批重点行业企业,进一步地开展深度治理的工作,主要污染物排放可以削减20%以上,力争早日使一批重点企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2018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同步打响,全市上下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对上千个入海排污口开展排查和规范整治,实施了8000余个水环境治理工程。经过合力攻坚,全市12条入海河流,实现“全部消劣”;近岸海域水质明显改善,优良水质比例比2017年提高了50余个百分点;海岸带生态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去年5月,东疆亲海公园正式开放,作为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重点项目之一,这里一经开放,就点燃了市民们的热情,成了老百姓们观海、亲海、看海的“网红打卡地”。今年,在继续巩固治理成果的同时,天津还启动建设临港、中心生态城等区域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眼下,中港池北部岸线生态修复治理二期工程正在加紧施工,预计今年年底,1.9公里的海岸线将完成修复整治。


精准治污下,“天津蓝”长留津沽大地,“双碳绿”也在津城开花结果。天津作为全国首批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目前,全市160家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在2万吨以上的企业,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涉及电力、钢铁、化工等15个重点行业。生态环境部门根据全市降碳目标和企业历史排放情况,向企业发放年度碳排放配额,如果超额排放,企业需要在碳市场上,购买碳配额实现履约;如果排放低于配额,就可以出售多余额度。利用这种交易制度,低成本的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几年来,天津重点行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均大幅降低,钢铁、发电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23%、11%以上。下一步,我市将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设,进一步扩展我市纳入企业范围,实施碳排放报告制度,组织开展碳排放报告及核查,扎实推进我市碳排放权交易工作;积极对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按照国家部署要求,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全部纳入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其做好碳排放报告和履约工作。


市生态环境局将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密结合,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以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依托“1+3+8”攻坚任务体系,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同时,聚焦人民群众身边的生态环保问题,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清单管理,切实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微信截图_20220412140953.png

suncitygroup太阳官方网站
  • 15022459163 / 86-22-58715006
  • bfjn_001@163.com
  • 天津市津南区赤龙街与鄱阳南路交口海棠科创园东塔612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 suncitygroup太阳新城(中国区)官网-太阳集团欢迎您 版权所有 津ICP备2021005933号 技术支持:快帮云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