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流减河沿线湿地治理效果初显 环境改善 渔民增收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天津加大对西西海等湿地的治理,退渔还湿,让全市河湖水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草长莺飞万物生,立春过后,河里的冰开始化了。西青区小孙庄村,紧邻独流减河,水资源得天独厚,早几年,村里几乎家家户户养鱼,村民王振来养鱼时间最长,有30多年。不过,鱼食和排泄物对独流减河的水环境产生了影响。
为了净化水体,改善独流减河的水环境,2019年,西青区投资2.56亿元,在独流减河沿岸建设9公里长、面积1万多亩的西西海湿地,小孙庄村的一部分就划在了湿地规划范围里。
退渔还湿,湿地内不能养鱼,王振来需要把鱼塘全都迁到湿地范围外,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二,收入有影响。
帮助养殖户减少损失,村里为他们申请了补贴,还找到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一起上手,把相关专家请了过来,为王振来和村民们的鱼塘,引入价格高又有市场的新品种,手把手教大家养殖,提高大家的收益。王振来和村里不少养殖户,一步步地,走上了绿色养殖的新路子。
按照环保要求,大家的鱼塘加装了增氧、尾水环保处理设备,并投放菌种,来逐步改善水质。现在,鱼塘水的氨氮含量、酸碱度等指标,必须达标才能向外排放。哪家鱼塘要出鱼、排水,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就会立即带着试剂找上门。
随着西西海湿地建设,慢慢地,王振来也发现,环境越来越好,独流减河的水,也越来越清亮。让他更兴奋地是,鱼塘的面积虽然小了,但是收益还挺不错的。不少上门买鱼的人,还提出了现场品尝的想法,王振来计划着弄个农家院,也能再多一笔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