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座有明确生日的城市
这座城市因河而立,向海而兴
生机浩荡,开放包容
这开放包容的基因源自她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
聚齐山、水、林、田、湖、草、海生态要素
兼有森林、湿地、海洋三大典型生态系统
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
为守住这份自然的馈赠
天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以久久为功的韧劲 走好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让我们一起来解开天津的生态保护密码
解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天津答案
天津北部山区北依燕山
有京津“后花园”之美誉
这里是东北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交汇之所
具有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生物种质“基因库”
这里不仅有知名的“京东第一山”——盘山
距今已有1450余年历史的黄崖关长城
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还有中上元古界和八仙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经过多年封山育林
八仙山保护区完美展示着这里最自然的原生森林样态
森林覆盖面积达到95%以上
这里共有植物一千余种
包括国家II级保护植物紫椴、黄檗
是中国北方植物种类最丰富的的地区之一
保护区内已知哺乳类动物27种,鸟类137种,两栖爬行类24种
1000种各类昆虫 被誉为”“中国北方昆虫王国”
天津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
来自内陆的河流与退海之地的湿地遗存交融
形成类型齐全、生态功能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的生态系统
湿地总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7.1%
呈现中国北方少有的“湿地水乡”景观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逐步深入
天津水环境质量取得历史性好转
七里海、北大港、团泊、大黄堡
875平方公里湿地被高标准保护
400多种植物、600多种野生动物和谐共生
繁茂的植被、丰富的食饵引来更多飞翔的精灵
其中逾5000只东方白鹳迁徙途径天津,超过全球总数的50%
天津地处太平洋西岸,渤海湾湾底
是世界最著名的粉砂淤泥质海滩之一
这里坡度平缓,土质肥沃,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这里是位于渤海湾天津段最北端的
天津滨海国家海洋公园
这里有三片自然形成的活体牡蛎礁群
牡蛎礁是海洋水质的天然感应器
随着天津渤海污染治理攻坚战取得骄人成果
12条入海河流消劣成果持续巩固
天津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较“十二五”末提升62.6个百分点
随着天津153公里海岸线得到生态修复
被誉为“湿地精灵”的世界濒危物种——遗鸥
也选择天津作为主要越冬地
占全球种群总量80%以上的遗鸥在此驻留繁殖、翔集、嬉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越来越多
“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美丽海湾”初露峥嵘
进入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天津勇担使命,为京津冀再造“城市绿肺”
打造环首都“生态护城河”
构建“三区两带中屏障”生态格局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陆海总面积1393.79平方公里
占陆海总面积的9.91%
建立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2980平方公里
占市域国土总面积的25%
天津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的征程
一个都市、两座城
津城赓续城市的根脉
滨城昭示城市的未来
放弃简单连接、扩张规模
选择“留白、留绿、留璞”
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
生态廊道通联南北
“水丰、绿茂、成林、成片”的生态效应已初步呈现
这里是碳汇的高地
这里为天津生物多样性拓展新的空间
绿水青山是自然的馈赠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体现
天津最北端的蓟州区
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储备有天津市1/3的水资源
蓟州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截至目前,蓟州全区林木绿化率达53.5%
优良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和其它绿色产业的发展
这里正以绿为笔,擘画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画卷
打造自然和谐生境,守住绿色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才能变成金山银山
在绿色生态屏障的最南端
独流减波光粼粼映衬着万亩稻田,如茵画卷
这里是西青区王稳庄镇
摒弃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发展模式
调整产业结构
建成高端制造业项目为主的环保工业园区
优化空间布局
发展集生态、宜居、旅游三位一体的现代都市型观光农业
昔日的“散乱污”聚集区
如今已变身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人类在与自然的共存中
不断追求予与取之间的微妙平衡
追求更加极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875平方公里湿地纳入高标准保护范围
736平方公里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区
153公里海岸线实施分类生态修复
875、736、153
这就是天津的生态保护密码
是天津
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庄严承诺